满分起名
瘡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瘡
- 伤口;外伤。也作“創”。《玉篇•疒部》:“瘡,瘡痍也。古作創。”
- 溃疡;疮疖。《集韻•唐韻》:“瘡,瘍也。”
- 喻指痛苦。唐杜甫《壯遊》:“上感九廟焚,下憫萬人瘡。”
英语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
德语 Hautgeschwür, Geschwür (S, Med),Wunde ( aüßerlich - 外伤 ) (S, Med),schlimm, weh
法语 ulcère,furoncle,blessure
说文解字
『說文解字』
傷也。从刃从一。創,或从刀倉聲。楚良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别作瘡,非是也。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刅)傷也。凡殺傷必以刃。从刃从一。按鉉本篆作刅,鍇本篆作刄,今按當是從刃從一。一者,傷之象,𠟎之所入也。刅省則作刄。小徐本井部刱,米部粱皆從刄。考桐廟碑梁字、羊竇道碑粱字、五經文字及唐石經梁皆不作刅,今人作
𥛬書梁、粱皆從刅,非古法,不可從也。楚良切。十部。
(創)刅或从倉。從刀倉聲也。凡刀創及創瘍字皆作此,俗變作𠛂、作瘡。多用創爲
𠛝字。